于勇家庭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伺候久病少欢乐”,然而于勇却40年如一日,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自己瘫痪的父亲,乐观面对生活。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大孝”二字的含义,用爱、用真情演绎着人世间最动人的故事。于勇不到5岁的时候,父亲因公瘫痪在床,刚刚28岁的母亲面对两个幼小的孩子和躺在床上毫无知觉的丈夫,忍住眼泪坚强的承担了下来,母亲不仅每天要忙活着地里的庄稼,还要每天为卧床不起的丈夫擦洗身体、喂饭、照顾大小便,并且还要伺候年迈的公婆。家庭的变故,让小小年纪的于勇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懂事,也使于勇变得比其他小朋友成熟坚强。他细心观察母亲的照料父亲的方式,并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母亲做好饭菜,他就赶紧端到父亲床前,一口一口喂父亲吃饭,不久,于勇学会了为父亲处理大小便,量血压,喂药等。但随着父亲年龄的增长,照料父亲的担子更加重了,一个小时左右就要为父亲翻一次身,只要父亲一有动静他就会马上跑过去,长大了的于勇和母亲、弟弟一起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悉心照料着一躺就是40多年的父亲,从来没有一句怨言。1993年,于勇结婚了,第一件事就是与爱人商定,一起来照顾老人。他和爱人一下班,就会为父母做饭、洗衣服、做家务。如果工作忙,就会为父母买好菜,并把菜摘好洗净后,由爱人给母亲送过去。因长期卧床,父亲的脾气变得很怪,经常会毫无原因地发脾气、摔东西。这时,于勇尽量顺着他,不与父亲争吵,耐心的哄着父亲,给他唱歌、讲故事、说笑话等,直到父亲高兴为止。于勇看到父亲看电视时,会露出笑容,他会陪着父亲看电视,父亲长期卧床不起,于勇担心父亲长褥疮,就每天都坚持给老人擦身、换衣,把父亲背到浴室洗澡。到了冬天,为了不让父亲受凉,他就灌上暖水袋,放到父亲的手边、脚边,每晚还坚持为父亲用热水洗脚,并进行按摩,保持父亲血脉通畅。于勇的手机始终是24小时开机,让母亲随时联系自己。耳闻目染,于勇的儿子也常常跑到爷爷床前,逗老人开心。40多年来,于勇放弃了许多年轻人热爱的旅游、看电影等生活方式,他始终与母亲一起陪伴、忙碌在父亲的床前端屎、端尿、擦身、换衣服。他说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生活。2012年,于勇被评为“山东省孝亲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