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家庭
黄蓉,来自一个普通的“女子”工商所,是长寿区2012度“感动长寿十大人物”之一;丈夫梁锋是一名优秀的地税工作者:女儿梁潇月活泼开朗正在上学,他们一家没有丰厚的收入,也没有富裕的生活,但孝敬父母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她乐于助人不求回报。一、理想与信念勾勒事业未来的轮廓黄蓉是长寿区工商分局江南工商所的一名普通干部,参加工作十八年来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了优异的成绩。该所先后荣获重庆市“青年文明号”、“三八红旗集体”、“十佳红盾集体”和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丈夫梁锋是长寿区姜家地税所副所长,他不但为人诚恳,孝敬父母,甘当一个善良快乐的“贤内助”,而且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是重庆市地税系统第一届30名征管能手之一,多次荣获市、区局优秀税务干部等光荣称号。二、真诚与奉献支撑孩子幸福的明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黄蓉与爱人始终把对下一代的爱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他们不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还用自己言行教育影响孩子,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女儿16岁,是长寿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兴趣广泛,是老师的小助手,在教育好自己子女的同时,黄蓉也不忘帮助家在农村的亲人提高孩子的教育环境。爱人的二哥家境贫寒,有两个处于成长期的孩子非常叛逆,黄蓉主动动员爱人承担起教育培养侄女的责任。经过整整六年的努力,当年那个叛逆少年于201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黄蓉的一名同事家住在乡镇,儿子在县城上学高中,生活上出现了很多不便,黄蓉便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居住,悉心照顾孩子2年直到他成功通过高考,实现了“中国石油大学”的美梦。黄蓉还针对江南地区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将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教育撤进课堂,并带领姐妹们连续几年对高凤小学留守儿童进行对口帮扶,赠送字典和书籍 920余册、学习用具有150余套。并将该所荣获“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的奖金全部捐献给留守儿童。三、无私与孝顺传播华夏民族的美德孝敬父母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黄蓉和爱人敬老爱老,创造条件让父母安享晚年。爱人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上了年纪后没有收入来源,作为媳妇的黄蓉不但主动承担赡养老人的重任,还独自出钱为老人购买社保,解除父母养老的后顾之忧。1995年爱人的父亲生病瘫痪,黄蓉和爱人带着父亲四处求医问药,日复一日悉心照顾,虽然最终老人于2001年医治无效过世了,但走的时候脸上也挂着安详的笑容,6年多的时问黄蓉和爱人从没报怨过,黄蓉的母亲早逝,为了不让年迈的父亲感到孤独,休息时间,她和爱人总将父亲接到自己家来照顾,并利用节假日带父亲外出旅游,在父亲生病期间,尽量抽时间陪伴左右。长期以来,夫妻二人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受左邻右舍的赞扬。四、宽容与敬重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和睦的家庭能给每一个家庭成员带来温暖、快乐,给工作带来前进的力量。黄蓉夫妇生活上互敬互爱,在孩子眼里是好父母;工作上互帮互助,在领导心中是好职工;家庭内和睦温馨,在左邻右舍是好家庭。他们勤俭持家,共同料理家务不分你我,家庭井井有条;他们持之以恒,齐心尊老爱幼邻里称赞。在这个温馨、和谐、向上的家庭里,他们淡泊名利、勤俭持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他们用孝心、爱心,责任心树立了一个新时代“五好文明家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