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龙家庭
黄成龙,现年52岁,任教东坡小学,妻子孙礼香,52岁,东坡小学幼儿园教师。儿子,黄鸣笛,刚到而立之年,就职于奉节县一事业单位,一向被同事和领导喜欢。儿媳,在乡镇上班。女儿,黄瑞雪,24岁,从事金融行业,初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这是一个众人羡慕的家庭,夫唱妇随,儿女孝顺。一、爱国守法,明礼诚信17岁,一个热血沸腾,拥有远大抱负的年纪,一个充满梦想,跃跃欲试的年纪。正式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年纪,他放弃了去外面寻找更好的前程,放弃了儿时的理想,毅然决然回到了那个生他养他的大山,当上了一名最普通的人民教师。这一回就再也没能离开,35年过去了,他教过的学生一届一届都走了,可是他忘不了对村民们说过的一句话“我会一直在东坡教书,不会不管孩子们的”。为了这句话,他付出了一身,多少次中心校的校长请他去中心校教书,可是都被他拒绝了,因为这个不离开的承诺。现在,学生的学生也出现在自己的班级里,他才发现自己原来开始老了,可是这个承诺却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生活中,黄老师也从来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仅这样要求着自己也熏陶着家人。二、夫妻和睦,孝老爱亲黄老师夫妇结婚都31年整了,在这几十年里两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虽然也拌过嘴,可是两人却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就像戏曲里唱的那样相互扶持着走过了这看似漫长的道路。在黄老师还是民师的那段日子里需要参加的培训和考试数不胜数,为了提高自己,更好的教导孩子们,黄老师夜以继日得学习着。而那些年微薄的工资实在无法支撑整个家庭的开销,所以只有放学后种地贴补家用。因为学习没有过多的时间参加劳作,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妻子的肩上。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妻子毫无怨言地拿起了锄头扛下了生活的重担。尽管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可是回到家见到父母黄老师和妻子还是一样地孝顺,嘘寒问暖,照顾得无微不至,邻里都赞不绝口。特别是在黄老师父亲去世后,母亲双目失明,儿女在外地读书,黄老师每天上班后干完农活还要细心的给母亲洗脸、洗脚等。三、学习进取,科学教子35年的职业生涯里,黄老师从来不忘与时俱进、突破自我。从先前的民办老师,自学、参加进修转为公办教师,这期间的艰辛可想而知。转正后,或许很多老师觉得饭碗无忧从此碌碌无为,得过且过,可是黄老师没有。他有个记录就是从教书的那年起,班上的成绩始终在全乡第一名,这是几十年从未改变的事实。校长换了几届了,可是他的名次却没有换过,很多新来的老师不服气,通过各种手段想打破这个记录,可是每到成绩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姜还是老的辣。为了这个记录,黄老师不断给自己充电,饱览各类书籍。一对儿女在他的调教下也是出人头地,各自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很多人询问他的育儿经他这样告诉别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正是这样踏实的为人踏实的做事态度才决定了一生的不败。四、邻里融洽,友爱互助对外面的人来说或许只知道东坡有位人人尊敬的黄老师,而对东坡的人民来说除了是令人尊重的老师之余更是一位爱说爱笑的老好人。黄老师有个爱好就是书法,几十年的坚持让他的字如其人,铿锵有力,神韵呼之欲出。所以当地的村民红白喜事都喜欢请他写上几幅对联,而黄老师自然是乐在其中。除此之外,黄老师更是一位热心肠的老师,早些年村里有很多孩子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黄老师都奔波着为孩子们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甚至自己掏钱。不仅对学生是这样对身边的老人也不例外,老师村有位孤寡老人,在去世前几年,经常大小便失禁,无人敢靠近,只有黄老师不嫌弃定期给老人端屎端尿,换衣服,老人去世也是他第一个发现并和村里的干部一起料理老人的后事。诸如此类事情不胜枚举,邻里也都养成了一个习惯遇到事情找黄老师,我想这就是黄老师的魅力所在吧。五、勤俭节约,热心公益走在路上,他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中年人,可是路人却好像都认识他,一路都有人在向他问好。很多时候儿女劝爸爸别穿得那么寒酸,可爸爸一副玩笑的口吻说这样我觉得很好看哦。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他这是节约,他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好吃好穿的,都把这些钱省下来买书或者捐给更需要的人,虽不能像企业老总那样捐很多很多的钱做慈善,可黄老师有这自己的方式为慈善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很多孩子因为贫困面临辍学的可能,黄老师就为他们在报纸还有网络上面寻找可以帮助他们的好心人。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对于黄老师也是越发崇拜。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两个孩子也继承了父母的善良热忱,尊老爱幼。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美好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