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良明家庭
叶良明家庭和天下所有幸福的家庭一样,是一个普通平凡、温馨和谐的三口之家。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夫妻恩爱、爱岗敬业、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教子有方”的家庭美德!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叶良明和丈夫自1994年认识到现在已有19年时间,在这19年里,他们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爱。不管在2010年前的两地分居还是现在的朝夕相处,每天都有嘘寒问暖,每天都在相濡以沫,惦记成了他们恒古不变的交流。记得妻子还在江津工作的时候,一次未拨通的电话,焦急担心的丈夫急如星火,拖着头天加班后疲惫的身体踏着黑夜驱车从几十里外赶到江津,当突然出现的丈夫站在妻子面前,感动成了当时最无声的影像,后来丈夫才知道妻子知道其加班,怕影响他休息所以没有打电话,从那天开始问候成了他们的日历,记录着他们的挚爱。一个热爱工作的家。叶良明和丈夫都是警察,都说警察职业既苦又累,但这对警察夫妻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对这份事业无比的热爱。作为基层刑侦一线的丈夫但昭勇,17年的从警生涯,铸就了其铮铮铁骨,先后侦破了多起大要案件,打击处理了各种违法犯罪人员600多名,为辖区的一方平安,为百姓的安居乐业,彰显着自己刑侦警察的英雄本色。作为妻子,叶良明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近些年业务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她总是主动揽事情、挑担子,工作中遇到难点,她从来都是不等不靠,加班加点的学习、研究、解决,一段时间加班到凌晨3、4点钟还成了她的工作常态,辛勤的工作也换来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因为出色的工作,她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次嘉奖,并分别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叶良明在家排行第七,虽说现离自己在江津生活的母亲距离远了,但她的心却更近了,因为母亲已近8旬,身体时常有些不适,每每母亲身体有些异常,她总会抽休息时间赶到母亲的身边。有次老母亲生病,江津老家的姐姐们担心影响她的工作没有告诉她,事后她对姐姐们说,母亲含辛茹苦的把她们养大吃了多少苦,女儿应该是母亲的小棉袄,对年迈的母亲更应多关心多看望。不仅如此,她对自己的公公、婆妈也是孝敬有加,就连住家附近的邻居提到叶良明总是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儿媳妇真孝顺”。正是她的这份孝心感染了她的儿子,让这个家充满着爱心,也弘扬着中华民族的这份优良传统。---一个乐于助人的家。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当中,那么这种爱是狭隘的,叶良明一家人把这份爱延伸到了自己的亲朋邻里之间,延伸到了与人相处之间。如果邻居需要帮助,叶良明家庭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有次叶良明夫妻俩在家看电视,听见外面有争吵声,出门一看,结果是邻居家的老大爷和老大妈因为出门忘带钥匙,回不了家,于是双方相互埋怨,叶良明夫妻俩看见后,耐心的劝阻两位老年人,积极找工具,想办法将房门打开,两位老人喜笑颜开的夸着叶良明小两口,“热心人,真不错”。因为两人都是警察的原因,他俩不仅在工作中,还是在工作外,看见有人有困难,都会伸出援手。儿子学校门前的红绿灯坏了,想到了夫妻俩,邻居为申请户口需要咨询,想到了夫妻俩。夫妻俩给孩子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儿子,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一个教子有方的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为了让孩子健康生活,快乐学习,初为人父母的叶良明夫妻俩可算是煞费苦心,购买了大量的教育孩子书籍和磁带,加强学习。俗语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他们从小孩的小事开始教育,哪怕就是过马路等红绿灯这个问题,他们和孩子一样,不管红灯多长,都会耐心的等待,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孩子面前从不说半个脏字,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了孩子的学习,虽然工作很忙,但孩子的学习从来都会是两夫妻回家的第一要事,孩子学习上亮起红灯,两夫妻都会像开会一样讨论为什么,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不仅要求孩子在学习中的进步,而且还要求培养孩子做一个社会型的人,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孩子与人为善的习惯。“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之所以兴旺,必定在于它是个和睦的家庭。叶良明家庭正是用这种正能量的家庭模式感染着他们周围的家庭,在共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家庭的今天,正是有了叶良明家庭这样的小家,以小家促大家,推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