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淑兰家庭
夏淑兰是庞各庄镇繁荣村的一名普通的计生专干,她结婚 29 年来,继承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精心照顾一家老小,以中国妇女的坚毅和顽强,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她为了这个家在奉献着,快乐着,使全家成为和谐幸福的大家庭。夏淑兰 1983 年和繁荣村的赵光军结婚,当时婆婆家上有爷爷公、姥爷公、公公、婆婆、小姑子.小叔子,面对这样一个大家庭,夏淑兰勇敢地面对,进门以后,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她结婚的时候,婆婆在村办企业上班,家里家外的活都是她一个人做,爱人买了一辆 130 汽车跑运输,夏淑兰在照顾家里的同时,还要和爱人一起出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全家人准各早饭,吃晚饭赶紧出车,出车回家还要赶紧到地里进行生产劳动,当时她们家承包了 6 亩土地,全是她们两口子业余时问干活夏淑兰非常孝敬家中的老人,姥爷公长期和她们住在一起,她们结婚的时候老人已经 80 多岁了,跟她们一起生活了 6 年。老人在闺女家住,怕孩子们嫌弃,从来不和别人一起吃饭,每天夏淑兰就为老人单做饭,老人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让老人吃得高兴89 年,姥爷公患病吃不下东西,每天靠输液维持生命,老人脾气非常倔,躺在炕上,也不在屋里拉屎撒尿,每当要解手的时候,就得背到外面上厕所,有时赵光军不在家,夏淑兰就背着老人上厕所,老人觉得让外孙子媳妇背自已过意不去,想解手也整着,夏淑兰就对老人说:“您都这么大岁数了,我们都是您的孩子,怕什么呢?照顾您是应该的......”就这样,夏淑兰两口子背出背进姥爷公两个多月,直到老人去世1992 年,婆婆 52 岁的时候患了半身不遂,脑出血引起休克,昏迷不罐。当时小叔子还没有结婚,小姑子的孩子刚几个月,需要人照顾,爱人在跑运输!照顾婆婆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肩上。婆婆在急诊室里昏迷不醒 7天,医生下了 3 次病危通知书,夏淑兰这时表现的非常坚强,虽然医生多次下了病危通知书她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婆婆身体凉,她就解开自己的衣服,用自己的体温给婆婆捂热身体,婆婆大小便失禁,就用手给抠出来,再给婆婆擦洗干净为了让婆婆快点恢复知觉,她每天为婆婆进行按摩,擦洗身体,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慢慢苏醒过来,转入普通病房住院 24 天,在这 24 天里,夏淑兰没有休息一天,没有回家一次,一直都是她在照顾婆婆,为婆警喂饭、擦洗身体、为婆婆的身体按摩、端屎端尿照顾得无微不至,使婆婆 24 天就出院了,在医院照顾婆婆的日子里,夏淑兰不停的在忙活,到婆婆出院,她自己累的瘦了 20 多斤。就连给婆婆看病的医生都说,老人能这么快的恢复健康,多亏儿媳妇照顾的好呀。婆婆出院以后回到家里,半个身子不会动,夏淑兰为了增加婆婆的活动能力,每天早晚两个小时,她和爱人每人驾着婆婆的一只胳膊,脚底下用绳子把两条腿连起来,婆婆的一条腿能动,一条腿不能动,她们架着婆婆的时候,婆婆的一条腿可以迈步,她在后面就用脚推着婆婆的另外一条腿往前走,这样一个小时下来,她早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但是为了婆婆的早日康复,她坚持着。当时,夏淑兰在村办企业电镀厂上班,为了照顾婆婆的饮食起居,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后来,婆婆慢慢恢复,她就一个人搀扶着就能走了,在夕阳的余晖中,人们总是看着婆媳俩搀扶着在锻炼,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婆婆已经能够走路了。每当街坊邻居夸婆婆恢复得好时,婆婆总是自豪地说;“这多亏了我有这么个好儿媳呀,和我一起住院的同屋里的六个人,就我还活着,其她人都已经去世了,是淑兰帮我捡回一条命呀”!夏淑兰的婆婆出院以后,每年都要到医院进行复查,就连看病的医生都不相信这个事实,病得那么重的人,能恢复得这么好,简直是个奇迹。到目前为止,夏淑兰的婆婆已经康复 20 年了从来没有再犯过病。现在,婆婆不但恢复了健康,每天还能做一大家子人的饭。结婚 29 年,夏淑兰和婆婆相处得比闺女还亲婆娘之间从来没有抬过杠、拌过嘴,从来没有红过脸婆婆把夏淑兰当成自己的亲闺女,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婆婆都用自己的钱给儿媳妇买衣服,从结婚到现在,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光是为淑兰买衣服的钱就得一万元。夏淑兰的小叔子结婚以后在北京安家,公公婆婆一直和夏淑兰她们过,从没有离开家,逢年过节的,小叔子一家三口回家过节过年。夏淑兰和小叔子关系很好,平时,夏淑兰家的农副产品,她经常给小叔子送去,让她们吃上新鲜的。寒暑假的时候,侄子就会回来和她们一起生活。现在,夏淑兰的儿子和女儿都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一个孙子和外孙女,现在,儿子已经积极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终身只要一个孩子,她们觉得把孩子教育好,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那是对国家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一份贡献。就是这样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家庭成员有个矛盾,都把话说在明处,每个人都没有隔阂。现在,夏淑兰也当了婆婆她对儿媳妇好得不得了。儿媳妇也把她当做亲妈样,有什么心事都和婆婆聊聊,在生活、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也都和她谈谈,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逢年过节,虽然婆婆是一家之主,手里有钱,可儿媳妇会经常给婆婆一些惊喜,会为她买一些小礼物,每次去黄村、北京,都会为家里人买礼物.食品,就连奶奶婆的也有,看到一家人拿到礼物的开心劲,儿媳妇也说不出的高兴。感到生活在这样的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的幸福快乐,夏淑兰和街坊邻居和睦相处,互助友爱。谁家有了困难,家庭闹矛盾了,找到她都实心实意地给予解决,被街坊邻居称为古道热肠.现在,夏淑兰已经 50 岁了,她还在奔波着,为了这个大家庭操劳着,真正做到了上伺候老,下疼爱小,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人在夏淑兰的努力下,和和美美,幸福和谐,她们家也多次荣获村、镇、区的文明幸福家庭,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老夏谦虚地说:“成绩代表过去,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在新农村新家庭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努力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推动社会风气健康发展,践行北京精神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