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兰家庭
李杏兰,女,1999 年至2011年期间在封开县妇女联合会工作,期间曾担任县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2011 年6 月退休,该家庭共有三口人,丈夫莫洪林,在县防疾站工作,2012年11 月退休,夫妻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他们家和其他所有幸福的家庭一样,在几十年的家庭生活中,夫妻俩生活上互敬互爱,相法以沫;工作中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同时,孝软老人,关心孩子,善持邻里,很好地处理工作、家庭、生活的关系。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行,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2008年被省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2年被市委宣传部评为“身边的好人”荣誉称号。现被推荐为“感动南粤·最美封开人”评选活动候选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李杏兰同志有着30多年的党龄,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积极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面且积极帮助和教育违法人员改过自新、重新作人。如2年前,单亲特困母亲钟丽的儿子年少不不懂事,参与到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因团伙抢劫事件使他咣当入狱。李杏兰得知后,马上与公安局、劳教所等相关部门协商,用亲情和关爱之情感化、教育他,希望他能尽快改过自身,争取早些踏出劳改所这个大门。慎诺守信是该家庭的传统美德,也是邻里和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二、夫妻和睦、孝老爱亲。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相敬如宾是她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婆婆身体不好,经常住院。为了照顾母亲,她将婆婆接到自己家中,尽心尽方赠养婆婆,直至终老。家中父母有病她勇担照顾父母的重担,日以继夜地守在父母的病床前,无微不致的关心、照顾父母。对兄妹的子女,无私地养育、培养,均视如已出,在家庭经济关系中他们双方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处理得非常好。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她与爱人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文明家庭。三、学习进取,科学教子。该家庭学习氛围较浓,经常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工作业务知识和经济方面的知识,以提升个人自身素质。同时,每天收看电视新闻,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开拓自己的视野。鼓励孩子观看有助于学习的课外书籍和电视节目,使他了解一定的社会自然、科技知识。现在是知识和信息影胀的时代,要想不落后,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坚持读书,坚持学习。她是这么说的,她的家庭也是这么做的。同时,注重对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培养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做到言传身教,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还教育子女劲奋好学,昨重老人,礼让别人。女儿莫惠芳非常优秀,目前是进修研究生学位,在肇庆学院教书育人,成为其他家庭学习的对象。四、邻里融洽,友爱互助。为民造福的事要做,为民解难的事更要做”,李杏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们都热心帮助,尽力面为,从不嫌烦多事。下雨天,楼外晾晒的衣物,主人不在家时,不用他人叮响,及时帮助收拾好:邻居大人小孩头疼脑热,他们都不辞辛苦嘘寒送药;邻居谁家孩子没工作,她尽能力帮忙找工作等,他们都不推辞,给予热心相助。现在虽然李姨已退休在家,但她还是人闪心不闲,还一样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有的困难妇女都快把李姨的门槛踏坏了,经常来到李娘家诉说难处寻求帮助,李姨每一次都很热心地细心听、慢慢开导,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她们,她的家都快成了“心言工作室"和“贫囚妇女的娘家"了五、勤俭节约,热心公益。该家庭有着勤俭持家的传统,不会因为追求时尚而乱花钱,没有者侈浪费、节俭补实,对待公益事业各因难群众却非常热心大方。热心助人、尊老爱幼,深得群众的好评。家乡要修路,她捐一点钱,家庭困难的学生考上大学没钱上学她扪一点钱,还动员亲朋好友捐钱,资助困难学生上学。如;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陈秀兰,生活十分困难,没办法供子女上学,她知道后,向有关部门争取1000多元的生活资助。马上帮忙联系学校,尽量减少学杂费币,不但自掏眼包还为他到处奔波游说爱心人事等集学费,最后亲自送去学费 2500 元,在入学前一天终于解决困难,这样的爱心帮扶行动,她不止一次地积极帮忙,无论是谁家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困难,无论出钱出力不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