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高美家庭
共同相处只有20天的战友不幸牺特,服兵役期满后,他却放弃留在部队发展的机会,到了战友的家乡-广西三江县老堡乡,视战友的父母为亲生父母,18年来用无私的关爱战友的家人,他就是广西三江县老堡乡农服中心的何高美。何高美、马凤芝夫妻俩默默无闻的照顾已故战友父母十六年,把养父母当亲生父母来孝敬,用他们和谐家庭号载着最美的孝心向幸福出发。遇横祸亲友两相隔。何高美原籍四川,他的战友韦玉国是三江县老堡乡人1994年两人有缘在广东省花都市53263部队相遇并结为好友,他俩情同手足,亲如兄弟,然而,刚入伍20天的韦玉国在部队训练路上因发生车祸而不幸牺牲,在三年的部队生活中,何高美一直牵挂着韦玉国的家庭。1996年中秋节,何高美来到广西三江县老堡乡探望韦玉国的双亲,所见情景让他震撼不安:两位老人都年近六旬体弱多病,而他们唯一的亲人--女儿韦江红已远嫁罗城县,难以照顾双亲,眼前窘境,让何高美很不好受,回到部队后,两位老人的身影时常浮现在他的眼前和梦中。“背”起大爱美名扬 1997年12月,何高美服兵役期满后,毅然放弃留在部队发展的机会,来到老堡做了已故战友双亲的儿子。 落户三江老堡后最初几年。何高美的日子确实很艰难。刚开始工作没有落实,为了养家,何高美摆过地摊,走村串寨地卖过猪肉。养母覃汉姣因患有慢性胆结石,必须长年吃药打针。为给养母治病,他除了起早贪黑地赚钱,还曾两次翻山越岭来到100里之外的山村求土医。几年来,他不知多少次背着养母跑县内、融安、柳州等多家大医院及民间药师买药求医。如此几年过去了,何高美仍然是个穷光蛋,老婆也没着落。也曾有几个姑娘被他的勤劳正直所打动,后来一听他独自一个人背负着这么一个贫病交加的家,都退却了。直到2003年,汉族姑娘马凤枝走进了他的生活。马风枝出身干部家庭,一开始,也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但她却毅然选择了何高美。"为什么选择他,因为我相信,对自己的养父母这么好的人,对我肯定也好。"马凤枝笑着说:“我们在一起,很幸福。”只有他们深味这笑容背后曾经的艰辛。结婚后几年,夫妻俩根本无暇享受两人世界的恩爱,却常常一两个月地泡在医院陪着养母看病、手术,两人很快就负债累累。有过灰心,有过沮丧,但为了对战友的承诺,何高美咬牙坚持了下来。2006年,在养母手术住院期间,夫妻两人衣不解警在床前照顾,直到养母离世。然而,祸不单行,2007 年12 月罗城县的妹夫不幸逝世,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家庭生活开销全压在妹妹韦江红的身上,孩子小且要上学,她又不能外出打工,全靠种点田地维持生计,生活完全陷入了困境,妹子的处境让何高美于心不忍。他开始在自己十分有限的家庭收入中挤出一部分不定期为妹妹的两个孩子寄去新衣和钱物。天伦之乐暖夕阳。天道酬勤,日子终于苦尽甘来。如今,何高美夫妇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并在县城买了房子。去年,年近七旬的韦显光跟着养子何高美从山上老屋搬到了县城的公寓楼,告别了四处漏风的泥砖房和山区的高寒对自己孱弱身体的折磨。虽然何高美夫妇买了新房,但是贷款了二十多万元,生活还不算富裕,但对老人的营养品从不间断,老人的口味也变得快,就想小孩一样,吃了这样又想那样,夫妇俩宁愿自己少买一套衣服,省下钱来给老人买补品,按照老人的口味去做饭做菜,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每次,父亲的风湿病一犯,总是路也走不了,何高美每次都要背着150多斤的父亲背下楼、背上楼到医院打针治疗,还千方百计的逗着父亲开心,让父亲安心治病。何高美为已故战友照顾双亲,视两位老人如亲生父母,坚持孝老爱亲十多年如一日,为践行家庭美德树立了榜样。他的一家感人事迹多次被《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南国今报》、《柳州晚报》、柳州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先后荣获三江县“十佳孝心人物”、2012年度柳州市“和谐家庭标兵户”荣誉称号和2013“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