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丽家庭
马晓丽家庭是我县开展“转作风,走基层,促廉洁,创平安”和“做文明有理博白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也是我县五好文明家庭的楷模。她工作中爱岗敬业,深得同事们的尊重和领导的器重;生活上,她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团结妯娌,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她与丈夫真诚相待,互相支持,相互理解。对公婆、长辈孝顺备至,胜似亲生。她家婆因患了脑中风、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她就常常为她熬药、梳头、洗脸、洗澡,陪她说知心话,毫无怨言。她的家公患有严重的冠心病,长期吃药,稍有不慎病情就会加重。她和弟媳总是不怨其烦地给老人做好吃的,说好听的,逗他开心,以缓解病痛。因此,两位老人总是逢人就说:“媳妇比儿子好,我们没生有女儿,却能享到女儿的福。”对自己父母的孝顺,是天之常理,人之常情,但她却对另两位非至亲亲属不离不弃,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她丈夫有位大伯,已92岁高龄,是一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抗战老兵,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老人历经坎坷,至今刁然一身。2005年春,大伯突然失声,加上原患的眼睛白内瘴病情加剧,看不清说不得,需要及时治疗,她知道后马上接老人家出来,并亲自带到县医院以及市级医院检查治疗,做了白内瘴切除手术,使老人家重见光明。同时,遍访名医偏方,治愈了原诊断为咽喉癌的咽喉顽疾。自此,大伯就在她家住下了。现在,老人家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了,但在大家精心照顾下,精神瞿烁,生活得很愉快,“亲生儿女不一定有我这侄儿侄媳好,我享福了”大伯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1994年冬,她丈夫的一位堂弟突然意外去世,留下年迈的双亲 年轻的妻子以及四个嗷嗷待哺的儿女。看到这种情形,她毅然决定抚养他的一个小孩,以减轻他们家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从此,她就把这个年仅7岁的小女孩像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乃至参加工作,她都倾尽了一位母亲的沥沥心血,她们早就融为一家,亲密无间,使得该女孩由衷地改口叫她妈妈了。去年,她又把另一位堂弟面临失学的女儿接来,安排好学校就读,并照顾好其生活。和谐的家庭是做好工作的后盾,是幸福生活的温馨港湾。她作为家里的长嫂,结婚二十多年来,从不和公婆、小叔、妯娌红过脸,闹过矛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家和睦相处,共享天伦。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大家齐抓共管,除了抓好学习外,尤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关心别人,爱护集体,尊老爱幼,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家庭,感恩社会。她科学治家,在全家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形成了团结互助、崇尚学习、遵纪守法的好家风。由于马晓丽同志各方面表现出色,她本人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县妇联评为“优秀母亲”、2012年被评为“孝老爱亲”好人。她的丈夫蔡兵同志也非常优秀,多次被县、市、自治区评为先进个人、十佳干警,并荣记自治区二等功。今年 5月,她们夫妻俩分别被评为博白县“十佳公务员”和“十佳好公民”;7月,她又荣获玉林市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由于她的家庭综合素质好,文明程度高,曾被评为博白县“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博白县五星级平安家庭”和“玉林市和谐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