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民家庭
张珍民勤劳朴实、心地善良,坚强面对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用行动孝老爱亲。张珍民于1983年结婚,丈夫入赘到张家。婚后第七年,张珍民的丈夫不幸去世,给她留下了年近六旬的双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为了撑起这个家,她选择了坚强,担负起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重任。张珍民自幼尊重家长,经常对父母嘘寒问暖,主动为父母分担田地里的农活。她身材瘦小,却经常抢着帮父母千脏活、重活,丈夫去世后,再苦再累能自己扛着的事,她决不让父母操心,但她再辛苦也从不指责老人,跟老人闹矛盾。父亲身体不好,长年生病吃药,家里的重活,通通都落在张珍民柔弱的肩躯上,但她却从不向父母发劳骚、从不想离开父母再嫁。她自觉地履行着社会责任。1990年,张珍民把时年60岁的五保户阿婆接到家里来一起生活,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陪伴她安度晚年,今年阿婆已83岁高龄仍由其照顾。张珍民注重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两个孩子从小爱老敬老,学会感恩。培养孩子的自强不息、顽强学习的精神,含辛茹苦培育出一名哈佛学子。她的小儿子张智雄初中、高中在本地中学学习,2006年以大新县理科状元身份考取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目前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材料与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张智雄在外读书基本是靠勤工俭学自己积攒学费及生活费,家中只有靠卖粮食补贴一些费用。家里穷没钱起新房,孩子们就安慰她,以后我们攒够钱再建吧,妈妈你不用太担忧了。张珍民教育小儿:“我们国家送你去美国读书,学成后一定要回来服务报效祖国。”小儿也铭记在心。现在尽管在外学习工作再忙,孩子们都经常打电话回家跟爷爷奶奶和妈妈说说话,还吩咐他们多注意身体,这让张珍民和公公婆婆感到很欣慰。她经常向群众宣传孝老爱亲美德,还热心帮助留守老人、孤寡老人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三十年来,张珍民和家人、乡亲和睦相处,清贫,却也温馨。她用自己点滴的行动谱写生活的和谐乐章。除了在家里做一个孝顺的女儿,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尊老爱亲,张珍民在任村妇代会主任期间,不忘向群众宣传敬老爱亲的美德,并经常深入群众家中,热心帮助留守老人、孤寡老人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近三十年来,张珍民和老人和睦相处,虽然清贫,却也温馨,她也没和邻里发生过纠纷,她用自己点滴的实际行动尊老、爱老,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不平凡的人生。张珍民荣获2012年全国敬老爱老组委会授予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文件:关于表彰2012年中华孝亲敬老楷模、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和全国敬老模范单位的决定(全国组委会发[2012]2号)】;2013年9月获得崇左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颁发的第二届崇左市道德模范提名奖;2013年1月获得大新县首届“感动大新”十大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