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学家庭
我的家庭是典型的3+4家庭,我和我爱人的父母都在偏远的农村,为了感谢他们多年来的养育之恩,1997年冬天,我们把双方的老人都接到余庆,跟我们住在一起,一家7口人挤住在90平方米的房子里,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我的家庭现有成员5人。由于我的工作性质经常外出下乡,在这种生活条件下,我爱人就承担起教师、妻子、儿媳妇、母亲四种责任。从1997年到现在近16年的时间里,虽然各人的年龄、辈分、性格、爱好等不同,但是全家人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互敬互爱,从未出现矛盾冲突,从未发生过言语口角,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经过多年来的精心照顾和关心,几位老人之间关系十分融洽,特别是两位母亲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在此期间,双方的父母多次因病住院,我和人爱人每次都精心照料,给他(她)们喂水喂饭喂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敬亲的美德。十六年来,全家人相敬如宾,恩爱和睦,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我的家庭2008年被评为余庆县学习型家庭,2013年被评为遵义市“五好文明家庭”我1986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县植保植检站从事植物保护和鼠害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实施国家、省、市科研项目 1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32篇58万字,制订贵州省地方标准6项、国家农业行业标准2项,编著出版鼠害专著13部144万字。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2项;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遵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遵义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管专家、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贵州省道德模范、中国植保学会青年科技奖、贵州省青年科技奖、遵义市管专家、遵义市“15851人才精英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才等荣誉和称号。我爱人一直奋战在教育一线,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先后获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省农广校系统先进工作者、遵义市“三八红旗手”、余庆县“五一”劳动奖章、余庆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我儿子杨阳现为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读硕士研究生。